不要让文化建设止于建筑

来源:北京晨报   2015-10-20 08:48:07

摘要:中国的文化建设往往只有中国建筑,而其中的建筑文化却没有融合进去。很多时候,城市文化的建设最终都变成了建筑,但做出来的却是太多糟粕,太多假文化,文化掩盖之下的,是对利益的追逐。

中国建筑网10月20日讯,中国的文化建设往往只有中国建筑,而其中的建筑文化却没有融合进去。很多时候,城市文化的建设最终都变成了建筑,但做出来的却是太多糟粕,太多假文化,文化掩盖之下的,是对利益的追逐。以下是此次新闻的主要内容:

建设一个城市的文化,可能需要百年之功,乃至更久,然而,现实的利益驱动下,谁能等得了百年?

教育、人才、创新……建设文化,有太多可做并且急需要做的事情,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扶持文化、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种种投资,最终却大多落到了房地产中。杜猛说,“地产变成这个社会最具有驱动力的东西,怎么也停不下来,问题还是处在分配的规则上,出在管理者对于文化,对于发展的认识上”。

建筑当然需要有,建筑的文化同样不可或缺,但建筑不是唯一表达文化的方式,杜猛说,“首先,建筑是一个民族综合文化的体现,就跟罗马柱一样,它是一个民族、区域文化的重要表现。我们也有自己的在中国建筑文化,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天人合一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的集中体现,往往在两方面,一个是书籍,一个是建筑,他们有代表性而且留存久远,影响广大。如果没有了这两样东西,可能文化的记忆就会缺失很大的部分,可能就要靠考古去了解历史文化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建筑的追求,需要真正融入到文化之中,而不是以文化之名大肆建造,甚至把建筑看做是文化建设唯一的途径”。

这些年来,随着文化的发展,各种引起争议的大型建筑乃至建筑群层出不穷,但真正得到好评的却凤毛麟角。杜猛说,“好的文化建筑没有创造出来,不是我们没钱,而是对钱的追求远大于对文化的追求。很多时候,城市文化的建设最终都变成了建筑,但做出来的却是太多糟粕,太多假文化,文化掩盖之下的,是对利益的追逐。”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和文化建设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有关,杜猛说,“地产几乎要变成中国建设唯一的方式,原因之一和管理的方式有关,权力对于文化建设的介入太多,一个城市几千万人、几百万人,但是决定怎么建设文化,甚至决定房子怎么建的,只有三四个人。”

关注手机建筑网http://m.cbi360.net/),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相关更新信息
建筑企业
中标业绩
企业资质
项目经理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