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灵桥

来源:   2016-12-28 14:42:08

摘要:宁波灵桥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原为船排连锁而成的浮桥,现钢结构桥,于1936年6月竣工通车。

宁波灵桥横跨于宁波市海曙区与江东区分界的奉化江上,俗称老江桥,原为船排连锁而成的浮桥,是宁波最古老的大跨度浮桥。始建于唐曾名东津浮桥。由于灵桥位处闹市,历代盛况不衰,虽屡修屡坏,屡坏屡建。至清末民初,始有人创议改建。1936年,在宁波旅沪同乡会资助下,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承建的灵桥正式完工,设计使用期限70年,成为宁波最有代表性的近现代建筑之一。2007年,宁波市政府委托同济大学对灵桥进行了彻底检查,认为大桥主体结构依然安全。在对其进行必要整修后,现今灵桥依然作为市内主要桥梁为宁波市内交通服务。

由来

宁波灵桥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奉化江奔腾咆哮把当时的明州撕成两半,为解决舟渡难险,公元823年制16舟船,用蒙索连排,上铺宽6尺的
木板,长55丈,据说通桥当时天空出现彩虹,即立桥名为“灵现桥”。

改建

现在,灵桥仍然担负着市内的繁忙的交通,是我们宁波市的历史性重要标志早在唐长庆二年(822年),明州刺史应彪就在东渡门外奉化江口架设“东津浮桥”(后移置今灵桥址),甬人交口称便。相传始建时,由于江阔水深流急,桥基总难打牢。正当山穷水尽、一筹莫展之际,一场骤风暴雨不期而降,眨眼之间又云破天开,半空中出现一道虹,七彩辉映,经久不散,桥工们心领神会,当即照着虹的位置下桩,结果桥桩很快打成,桥就造起;因有此灵异,遂取名“灵显(现)桥”,简称灵桥。传说虽神奇,构筑实简陋——桥系16只扁舟排列组合而成,上铺木板,全靠船体承负桥身重量,唯随潮汐涨落上下起伏,行走其上,极不稳固,时有链崩桥断,舟覆人溺之患,进入台风暴雨、大潮汛期,更是险象横生,惊人心魄。1926年8月,就曾发生40余人在此遇难的惨剧。1932年,邑人慷慨解囊,集资兴建钢结构桥。工程由德国人汤姆生承包,于1934年5月破土动工,至1936年6月竣工通车,一座长九十七点五米,宽二十米,无桥墩、下承式三轴钢梁环洞桥,横空出世,气吞如虹。桥体银灰色,直柱林立,拱梁飞架,颗颗铆钉犹如点点繁星,线条简明流畅,造型壮丽挺拔,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甬人的骄傲。

发展历程

宁波灵桥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奉化江奔腾咆哮把当时的明州撕成两半,为解决舟渡难险,公元823年制16舟船,用蒙索连排,上铺宽6尺的木板,长55丈,据说通桥当时天空出现彩虹,即立桥名为“灵现桥”。

此后“灵现桥”在清末改建,但因缺钱而作罢,1922年,一场秋风冲毁了屡修屡毁的灵现浮桥。

1931年8月,改建宁波老江桥(即灵现桥)筹备委员会在宁波、上海同时成立。据说建桥工作是在上海旅沪宁波同乡会的主持下开展的,早期在沪上成功的宁波人士坚持要在家乡造一座像上海苏州河上外白渡桥那样的坚固桥梁。最后,宁波灵桥由上海工部局英籍工程师詹姆生和新江记营造厂竺泉通设计中标,德国西门子洋行中标工程承包。但据当时参与建桥的老人施求藏回忆说:灵桥用外国材料、挂洋行牌子,但实际上设计、施工都是沪甬两地的宁波人。英国人詹姆生、师克和许多外国人很少来宁波。于1936年建成通车。

灵桥建成后历经沧桑,在日寇侵略我国,宁波沦陷前遭受了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被炸得千疮百孔,抗日胜利后曾作修缮,但在宁波解放后,国民党轰炸机几乎天天来轰炸,灵桥上路面、钢梁上弹孔累累,但灵桥仍然屹立在奉化江上,是解放舟山群岛的钢铁运输线。

更多关于“宁波灵桥”等全国桥梁建设规模和桥梁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可以登入建筑网建设通进行查询。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 src="http://1.cbi360.net/2016/12/21/20161221151214819.jpg" alt="CBI建筑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width="604" height="294" />

关注手机建筑网http://m.cbi360.net/),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相关更新信息
建筑企业
中标业绩
企业资质
项目经理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