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如何进行项目成本管理

来源:   2017-12-04 17:07:48

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建筑企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量土木工程的兴建而发展壮大,同时,建设市场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与完善,竞争日趋激烈,各地普遍推行在招标中实行拦标价和偏低价中标,工程造价的价格优势已成为施工企业争夺市场、获取工程份额、拓展生存空间的决定性因素,施工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又导致施工费用的增加,使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面临

施工企业如何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呢,下面建筑网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近几十年来,我国建筑企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量土木工程的兴建而发展壮大,同时,建设市场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与完善,竞争日趋激烈,各地普遍推行在招标中实行拦标价和偏低价中标工程造价的价格优势已成为施工企业争夺市场、获取工程份额、拓展生存空间的决定性因素,施工企业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又导致施工费用的增加,使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挑战。施工企业如何通过科学有序的管理,控制施工项目成本,取得低价格竞争优势,争得市场生存空间,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施工前成本控制
施工前的成本控制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个阶段,包括投标阶段成本控制和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
(一)投标阶段成本控制
投标报价的高低关系到施工企业能否中标与项目盈亏,合理地确定投标报价是施工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施工单位的市场营销(经营)部门应与相关部门联合,根据企业近期发展战略,结合本企业的技术、设备、经济、管理等水平合理确定投标报价。 在策略上可以采取不平衡报价,即在相同的总标价内,不同的分项工程采取不同的单价,对实际施工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分项工程采取高报价,对实际施工中变化不大或可能减少的工程量应采取低价,这样就能在施工过程中为实现盈利创造条件。
(二)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
1、制定科学、先进、优化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在制定方案时,要认真研究设计图纸和业主要求,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项目当地的各种有利资源, 充分发挥企业本身的人力、机械设备、材料等现有条件,要使施工工序的各环节互相衔接协调,通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施工企业一般要制定几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通过可行性、技术性、经济性比较来确定最佳方案。
2、根据最佳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项目成本预测,确定项目成本总体控制目标。
3、根据企业和项目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项目部, 签订项目管理承包责任书,核定项目责任成本目标,进行责任目标分解和成本实时监控。
二、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和核心环节,本文主要从直接费、间接费、质量工期安全 3 个方面来阐述。
(一)合理控制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直接费用。
1、人工费控制。人工费一般约占建安费的 15-25%, 其发生额会随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增加。 人工费控制一般包括 4 个方面: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网络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各工序各工种的用工人数,做到各工序工种之间的衔接与协调, 避免窝工;根据不同的工种与人员、结合人力资源市场价格, 合理确定与适时调整人工单价;加强技术工人与较固定农民用工的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时;加强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用工数量的考核与管理,适时调控用工数量,将人工费支出严格控制在清单报价之内。
2、材料费控制。材料费一般占工程造价的 60%以上,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材料费控制有以下 3 方面内容:(1)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要充分进行市场调查,随时掌握工程所用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 在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质量优、价格低、运距近的材料供应商,大型施工企业应维护信誉好较稳定的材料供应商,以获取价格优惠,采取阳光采购,杜绝暗箱操作,对于像钢材、水泥等用材量大的材料可以实行公开招标。 (2)实行按工程量清单数量限额领料制度, 杜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浪费,降低材料各种损耗,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单位工程材料用量的各种措施。 (3)依据工程进度和材料采购计划,适时进行材料采购,要尽量缩短材料库存时间,减少材料保管损耗和保管费用、减少占用流动资金。
3、机械费控制。机械费主要是由机械台班消耗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决定。其成本控制包括:(1)有效控制台班支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地配置施工机械的型号和数量,合理安排机械的安放位置、进退场时间等,避免设备闲置,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 (2)加强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影响设备使用,要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与利用率,避免由于设备不能使用而影响工期计划,造成施工成本上升。 (3)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调度。尽可能使用自有设备或可以在企业内部调剂的设备, 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控制好机械租赁费用。 对于企业内部没有的设备,根据工期的长短和工程量的多少,以及对以后工程使用的预测,进行购买与租赁的经济比较, 比如对工期长、工程量大、企业以后还要经常使用、或特殊的专用设备,可购买,反之,可以租赁,要严格控制人力、动力、燃料等费用的支出,力求从各个角度来降低机械使用的各种费用。
(二)精简机构、推行总额控制,实施间接费用的有效管理
通过精简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尽量选用一专多能型的管理人员,经理部改变大而全和小而全机构臃肿的状况,结合项目的特点成立有效的管理机构;实行总额控制,年初制订开支计划,对各项开支要严格事前报告制度和事后审批制度,项目的财务人员要按月做好管理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确计算月度工程管理成本,同时按照责任预算考核要求,按分部分项工程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要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及时反馈到工程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纠偏,防止管理成本过高造成损失。 此外,对现场临时设施应本着经济实用、 易于周转的原则设立,尽可能减少浪费,应将新建临时房屋与租用房屋的费用进行比较,选择费用比较低的方案。
(三)强化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要正确认识工程质量、工期、安全与成本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始终贯彻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及安全成本的管理思想,力争做到实现价值最大化,浪费最小化。
1、工程质量成本控制。工 程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可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费用)、 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 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信誉保障,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且是终身负责制,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强工程项目的技术质量检验及人员的技术,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树立每个人都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的理念,严把各道工序质量关,提高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避免返工及质量事故的发生,降低质量成本。但是,工程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同要求的质量标准则属于质量过剩,对施工企业来说,无论是质量过剩还是质量不足,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 此时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通过质量成本优化达到质量成本最低值。 一般说来,质量预防措施费用起初较低, 慢慢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 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成本一般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较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渐减少。 三者交叉的作用,必然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 要搞好质量成本控制,降低质量成本,就要找到这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控制点来实施质量控制。
2、工期成本控制。 工期成本是为了实现工期目标或完成合同工期而采取措施的费用、以及因工期延误而导致的业主索赔费用。 工期并不是越短越好,缩短工期虽会减少设备等费用支出,但同时因赶工会造成人力、物力投入量的增加,有可能造成窝工,引起成本费的上升,工期缩短到一定程度后,成本费会急剧增加,此时如果得不到业主的合理补偿就会造成施工成本的额外增加;相反,如果工期延长,不需要花费赶工措施费用,但人工费、临时设施费和机械设备的租赁费都有可能增加,如不能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还可能造成业主索赔。 所以,在前期安排施工组织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合同条件, 综合工期与成本的各种因素, 对工期做合理计算,进行周密部署和安排,找到工期成本最低的理想点,以降低工期成本。

相关更新信息
建筑企业
中标业绩
企业资质
项目经理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