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松浦大桥

来源:   2016-12-20 12:02:02

摘要:哈尔滨松浦大桥主桥长476米,是哈尔滨市自行组织建设的第一座跨江大型桥梁工程。

哈尔滨松浦大桥于2008年5月25日开工建设,2010年10月13日建成通车。是哈尔滨市规划的城市中心区重要越江通道之一,是省、市城建重点大项目。

大桥介绍

哈尔滨松浦大桥是哈尔滨市自行组织建设的第一座跨江大型桥梁工程。该桥南起松花江南岸道外区南勋街,北至松花江北岸永胜路,毗邻黑龙江科技大学,路线全长4.027公里,由南引桥工程、跨江大桥工程和北引桥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主桥采用钻石型独塔双索面斜拉桥,结构为半漂浮结构体系,主塔高160米,主桥长476米(其中主跨268米,边跨208米,跨度位列我国大跨度独塔斜拉桥第八位),采用钢-钢筋砼叠合梁结构;引桥长度3450米,采用钢筋砼连续梁结构。主桥桥宽39.5米,双向八车道,设计车速80km/h,最大可满足高峰小时9800辆通行能力,跨江大桥两侧各设2米宽的人行道。桥梁设计荷载采用城市A级,桥下净空不小于10米,可满足松花江三级航道通行需要。

2011年11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的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的奖项目中,哈尔滨松浦大桥工程获此殊荣。

交通作用

松浦大桥是哈尔滨市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工艺和科技含量最高、综合建设条件最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在国际上亦属特大型桥梁工程。该桥建成后,极大缓解了原来只有松花江公路大桥一桥承载两岸交通的压力,提高南北城区大交通联网组织能力,对推动哈尔滨市“两岸繁荣”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桥通至松北后将与哈大、哈依、哈绥公路紧密相连,构成江北地区重要的对外集散通道,为完善黑龙江省公路交通路网格局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力地促进松浦镇的发展。松浦大桥通车后,松花江两岸居民乘车过江时间将由原来的90分钟大大缩短,时速80公里,5分钟即可过江。作为飞架松花江南北两岸的哈尔滨“龙骨”,松浦大桥的通车使松花江两岸变通途,拓展了城市空间,对构建哈尔滨公交线路的跨江连接新通道,打造哈尔滨“半小时生活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采用技术

松浦大桥是由江中主塔斜拉叠合梁、滩岛移动模架连续梁和北汊悬浇变截面连续梁等多种结构形式组成的超大型跨江大桥,也是位于严寒地区的哈尔滨市首次自行组织建设的大桥。为搞好大桥建设,工程技术人员将在工程建设中采用多项新技术并开展课题研究。

1、自平衡法工程桩承载力检测技术

在松浦大桥工程桩中首次采用自平衡法进行大孔径工程单桩承载力试验,该方法既节省试验费用,又不占用场地,试验桩可做工程桩使用,该项试验对指导哈尔滨市今后大孔径灌注桩工程桩基检测具有突出的作用。

2、大口径大承载力桩基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技术

在松浦大桥南引桥采用静载法对大口径大承载力桩基进行极限承载力试验,这是哈尔滨市工程界首次进行的试验项目,其试验结果对指导哈尔滨市沿江地区工程建设采用大口径大承载力桩基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3、大孔径变截面超长桩技术

大桥的主塔基础采用了大孔径变截面超长桩,桩长95米,上桩径2.5米,下桩径2米。既满足冰体撞力、水流推力和桩身强度要求,又可节约工程造价,提高基础承载力。

4、大体积砼施工水化热的控制技术

在主塔承台施工中,砼达6000立方米,采取合理调整砼配合比、掺外加剂和冷却管等方法控制大体积砼水化热,确保砼的浇筑质量。

5、160米高钻石型主塔柱的爬模施工技术

该技术的难点在于,在东北地区首次采用变截面空箱斜向爬模连续节段施工技术。

6、高寒地区大跨度钢砼叠合梁技术

在我国高寒地区钢砼叠合梁的制造、安装和使用中,两种材料能否共同工作是一难题,采用高标号砼、合理的钢梁焊接技术和构造措施,确保砼板与钢梁的可靠连接,使其具有能够适应哈尔滨市高寒期的工作机理要求。

7、移动模架施工技术

松浦大桥是东北地区首次使用移动模架造桥施工技术,该技术的采用可解决江中滩岛软弱地基易沉陷对上部连续梁施工的不利影响和避免汛期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8、斜拉桥抗风性能的研究

为保证斜拉桥颤振稳定,防止发生涡激共振,组织课题开展试验研究,确保大桥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运营后的抗风稳定性、安全性和适用性。

9、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鉴于近年来地震灾害对桥梁的影响,对该桥进行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减隔震优化设计及合理的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为结构设计提供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的科研参数支持。

10、施工监控研究

通过分析和计算主桥大跨度系统在施工安装的不同阶段各部位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提出梁和拉索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指导设计与施工安装控制。

更多关于“哈尔滨松浦大桥”等全国桥梁建设规模和桥梁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可以登入建筑网建设通进行查询。

相关更新信息
建筑企业
中标业绩
企业资质
项目经理
热门产品